- 法性土
- The (sa) kṣetra or region of the dharma-nature, i. e. the (sa) bhūtatathatā, or [lang id =1028]真如, in its dynamic relations.* * *指法身所住真如法性之土, 亦即佛身所依之土, 此又作法身土。 為三土之一, 四土之一, 五土之一。 大乘義章卷十九曰: ‘法性土者, 土之本性, 諸義同體, 虛融無礙, 猶如帝網, 亦如虛空, 無礙不動, 無所有等, 同體義分, 地經所說真實義相, 即其義也。 (中略)彼土實性, 顯成我用, 名法性土。’ 又法性土與法性身, 其體本即一真如, 但取所證之法體為法性土, 取能證之覺相為法性身, 并非法性身之外另有法性土。 見《成唯識論》卷十、 《成唯識論述記》卷十。* * *◆法性土者, 即法身如來所依之土, 乃理土也。 謂以本識如來藏身為所依持, 恒頓變現外諸器界, 則法性土通為諸土之體也。 (器界者, 世界如器故也。 ) ◆謂如來清淨法身所依之土, 以真如為體。 然此身、 土、 體無差別, 不變不遷, 離相寂滅, 是名法性土。* * *三土之一, 即法性身所住的國土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